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,包容著來自不同族群的文化與各種信仰。除了本土傳統信仰,也有來自西方的宗教在這片土地上深耕發展。
-
其中,天主教與基督教作為西方傳入的重要宗教,也逐漸在台灣的殯葬文化中展現出其獨特的信仰觀與精神寄託。雖同樣相信永生,但兩者在儀式形式與細節上仍略有差異喔!
-
天主教
天主教認為死亡是生命邁向永恆的一部分,靈魂會在死亡後進入天堂。臨終時,神父會為病人施行敷油禮,象徵給予力量與祝福,幫助平靜迎接永生。停靈期間,會由神父主持祈禱與追思彌撒,為亡者代禱,祈求其靈魂早日升天。入殮時,會灑聖水、焚香、點聖燭,象徵潔淨與祝福。出殯的前一晚,教友與親屬會舉行守夜祈禱,延續思念與祝福,安慰生者的心靈。
-
基督教
基督教將離世視為靈魂前往上帝的國度,不強調招魂等儀式。臨終前,牧師會前來為病人禱告,幫助他安心地歸向主的懷抱。雖然儀式相對簡約,但隨著信仰逐漸本土化,也會設置靈堂,並以十字架與鮮花作為佈置。出殯當天,會舉行追思禮拜,由牧師帶領會眾誦經、唱詩與禱告,以莊重而平靜的方式,送亡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。
 
🔹🔹🔹相較於本土宗教的繁複儀式,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喪葬儀式更著重於肅穆與心靈的陪伴。透過聖經誦讀與禱告,安慰親友、祝福亡者;同時,也會配合台灣的文化環境,在清明節等時節舉行追思活動。但無論形式如何變化,都是為了讓亡者安息於主的懷抱,也讓生者能懷著信念與平安,面對人生的別離。